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4章 马文龙的条件

马文龙沉思了片刻,终于缓缓开口,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敬佩:“掸邦的情报分析能力,我深感佩服。你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精细的工作,并果断地做出决策,这是我始料未及的。”

他稍作停顿,接着说道:“那位年轻的彭主席,他的能力令人瞩目。不仅他身边一群能臣武将辅助,而他本人更是具备非凡的雄才大略。世界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滞不前,但无可否认,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。”

刘俊杰仔细聆听,心中渐渐明了马文龙的深意。虽然马文龙的话表面上似乎只是简单的赞扬,但深入品味,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。

作为第二师侦察营的营长,刘俊杰在情报分析方面虽不及安全情报局的情报人员专业,但他的洞察力却相当敏锐。

马文龙对彭昌龙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对他能力的充分认可。

更重要的是,马文龙的话语中还透露出他对未来的展望。

他提到世界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停止,这无疑是在暗示昭华和他自己这样的老一辈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

而“未来是年轻人的世界”这一说法,更是直接指出了昭华的儿子昭隆在才略上与彭昌龙的差距。

在刘俊杰看来,马文龙的这番话已经预示了克钦邦未来的走向——它必将属于彭昌龙,属于果敢同盟军。

同样也能够清晰的看出他对克钦邦年轻一辈的不看好,准确说是对昭隆的失望。

刘俊杰自信满满地陈述道:“彭主席总是强调,缅甸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民族间的摩擦,而在于如何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。他坚信,只要全国人民都能吃饱穿暖,摆脱贫困与饥饿的阴影,再依法治国,各民族自然能够和谐共处。”

马文龙深表赞同地点点头,他感叹道:“你说得对,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,本质上都是一家人。很多时候,大家之所以会有争执和冲突,不就是因为生活所迫吗?这样的矛盾一旦积累,便难以调和。那么,对于这个问题,你们掸邦有何打算?”

刘俊杰微微颔首,坦言道:“马司令,我虽是一名军人,对具体政策并不十分了解。但我可以明确告诉您,自从果敢同盟军接管掸邦以来,那里的人民再也不用为饥饿和贫困而挣扎。掸邦有三十多个民族,主席能够妥善解决这些问题,足以证明他选择的道路是正确而有效的。”

刘俊杰的回答让马文龙陷入了沉思。

在缅北这片土地上,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